close


  因為四川大地震,媒體提到都江堰,因為好奇所以去查了關於都江堰的資料。

   戰國時期,地處西北的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,勵精圖治,國勢日益強大,居於中原七雄之首。秦,雄心勃勃,決心同齊、楚、燕、韓、趙、魏六國逐鹿中原, 實現其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。雖然秦國當時是個國富兵強、四方來賀的強國,但其它六國合而強,分而弱,公元前318年,六國用蘇秦、公孫衍之計,以六國的人 力、財力和軍事力量,聯合對付秦國,秦國採用軍事和政治手段,不斷破壞這個聯盟。秦王深知,消滅六國非一朝一夕之功,要打贏這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,必須有 一個強大的後方基地。


   公元前316年,秦惠王召集他的重臣,在宮廷進行了一次戰略問題的大辯論。辯論集中在「滅楚」和「伐蜀」的決策,以司馬錯為代表的一方,主張先伐 蜀,以張儀為代表的一方主張先滅楚。秦惠王採納了司馬錯提出的:「得蜀則得楚,楚亡則天下並矣」的軍事主張,首先攻戰南面相鄰的蜀國,利用蜀國佔領長江中 上游的優勢,順江而下,吞併當時唯一能夠與秦國抗衡的楚國。同年並派司馬錯帶軍攻打蜀國。當時的蜀王只知道享樂,但不善於打仗,司馬錯以不足十萬的兵力, 只用了76天的時間,用計一舉消滅了蜀王朝60萬勁旅,得到今天四川的大部分土地和數不盡的財富,進而滅巴國,接著移民萬戶進入巴蜀,又推行郡縣制,這就 從根本上鞏固了秦在巴蜀的統治。

  秦昭王時,李冰繼張若之後出任蜀郡守,他是秦國第四任 蜀郡守,當時,中原逐鹿日益激烈,龐大的軍費開支讓秦國透不過氣來,加上岷江河道沒有控制,多 次暴發洪災,給成都平原的開發造成了極大的困難。要進一步使蜀地成為秦國強大的戰略後勤基地就必須治理岷江。要完成一項浩大的工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,一是 當時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需要,二是要有實施這項工程的人力、物力和財力,都江堰的修建恰好具備這兩個條件,這項任務歷史性地落在了李冰的肩上。秦昭王撥銀 十萬兩,命李冰修都江堰。李冰不辱使命,在經過周密、詳細的勘察後率眾修建都江堰。

  公 元前256年,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修建,使蜀地近百萬畝良田得以灌溉,並且在此後短短數十年時間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「天府之國」,為後來 秦始皇統一中國打下了豐厚的物質基礎。同時都江堰也成為當今世界上,跨越歷史最久遠、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,保存最完整,發揮社會效益、經濟效益、環 境效益最佳的一項生態環保性工程。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中,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政權如何更迭,都江堰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維修。它的水利網路逐漸擴大,目 前已覆蓋四川省三十七個縣市的一千多萬畝良田,並向成都等七座城市提供工業和生活用水,成為數千萬人的生命之源。世界上著名的古老水利工程中,古巴比倫王 國修建於幼發拉第河上的納爾——汗謨拉比渠和古羅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廢,只有都江堰獨步千古,永續利用。


分水魚嘴

  「魚嘴」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,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。它位於江心,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。外江位在西,又稱「金馬河」,是岷江正流,主要用於行洪;內江位在東,是人工引水總幹渠,主要用於灌溉,又稱「灌江」。魚嘴決定了內外江的分流比例,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。

   內江取水口寬150米,外江取水口寬130米,利用地形、地勢使江水在魚嘴處按比例分流。春季水量小時,四成流入外江,六成流入內江以保證春耕用 水;春夏洪水季節時,水位抬高漫過魚嘴,六成水流直奔外江,四成流入內江,使灌區免受水淹。這就是所謂「分四六,平潦旱」。此外,在古代還使用榪槎來人工 改變內外兩江的分流比例。榪槎是一種以數根圓木為骨架,外覆竹席,內灌泥沙的截流物體。當需要時,只要在一側的江面放置若干座榪槎,便能減少該側的水量。 一般在春季來水較少時使用這種方法截流外江,增大內江的水流供給,待春耕結束水位上漲後,再砍去榪槎,使水流恢復正常。1974以後,在外江口建造了永久 性水閘,從而取代了榪槎來實現圍堰和泄洪。


寶瓶口  

   寶瓶口是 都江堰的引水工程,是在玉壘山延伸向岷江的山崖上人工鑿開的缺口,距飛沙堰下口120米,位於古灌縣城牆西門玉壘關下,開鑿於都江堰創建時。寶瓶口上寬下 窄,底寬14.3米,頂寬28.9米,平均寬度20.4米,高18.8米,峽口長36米。口內即內江流入的進水口寬70米,口外出水口寬40-50米,形 如「瓶頸」,寶瓶口也因此得名。

  寶瓶口同飛沙堰配 合具有節制水流大小的功用,是控制內江進水量的關鍵。內江水流經過寶瓶口流入,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農田;在洪水期間,內江水位提升高過飛沙堰,洪水就進入 外江流走,再加上寶瓶口對水流的約束,達到了防洪的作用。內江水流進寶瓶口後,順應西北高、東南低的地勢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斷分流,形成自流灌溉渠系,灌 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萬畝農田。


飛沙堰

  飛沙堰起到溢洪排沙的作用,原名「侍郎堰」,唐高宗龍朔年間(661年—663年)築成,是內江的溢洪排沙通道,故名。飛沙堰是金剛堤下段710米處的一個缺口,位於虎頭岩對岸,寬240米,堰頂高過河床2米。

  飛沙堰將超過灌區需要的江水自行排到外江,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澇;又能將水中裹挾的大量砂石利用離心力從這裡湃到外江,避免淤塞內江、寶瓶口和灌區。

   飛沙堰遵循「低作堰」的原則,即堤頂低作與對岸標準台頂等高,使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的內江水漫過堰頂流入外江。如果遇到特大洪水,堰體會自行潰堤, 讓江水回歸岷江正流。內江水位達到水則十四劃時,流量為385立方米每秒,即夠灌區春耕用水。若飛沙堰堰頂高度與此水位相齊,則內江水超出十四則時,多餘 的江水即可從飛沙堰溢去外江。

 
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  我想李冰當時一定沒想到他設計的工程,竟然用了兩千年,古人的智慧現代人都自嘆弗如。真正的工程師是要做千古工程的,而不是今天蓋好了,大家還要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崩了、垮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lly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